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5年第二期
住有宜居垒砌“幸福巢”

2025-01-31 09:27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袁卫 李敏敏

袁 卫  李敏敏


近年来,浙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深入推进“住有宜居”民生工程,不断完善住房市场和住房保障体系,持续提高城乡住房品质和安全,率先构建了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住有宜居”的民生期待一步步照进现实。


常山县芳村至新昌“油茶宋镇”共富风貌游线


加强保障

满足“住有所居”


前不久,从江西到杭州打拼的外卖骑手小邵,通过浙里办App的“租房信息一张图”应用,住进了位于杭州市钱塘区的“骑手之家”。“骑手之家”有单人间、双人间和四人间等不同户型的房源,根据楼层和朝向的不同,每间房的租金从550元到600元不等,以四人间为例,600元的月租金分摊到每个床位的价格只要5元/天。

宁巢钱塘蓝领公寓位于钱塘快速路河庄路口东侧,是杭州目前最大的蓝领公寓,有4200个房间。2024年11月开始投入部分房源,给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一些新就业群体,建设“骑手之家”。开放仅一个月,就有40多位外卖小哥入住。杭州市住房租赁管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杭州市打造了一批面向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的蓝领公寓,目前已经上线了14个项目,提供了1万多套房源。

浙江作为民营经济发达省份,每年吸引大量外来人口就业创业,新市民、年轻人住房需求旺盛,“买不起房、租不好房”成为了普遍困难。为解决新市民与年轻人阶段性住房困难,浙江积极构建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和存量闲置房屋改建等方式建设筹集租赁住房,租购并举满足住房困难群体基本住房需求。2024年,全省共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5.1万套(间)、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4万套,实施城中村改造3.6万户。

省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浙江将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在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效供给的同时,推进公租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依申请应保尽保。同时,积极探索共有产权住房发展模式,稳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真正实现“居者有其屋”。


提升品质

实现“住有安居”


特制外墙可阻隔室外空气,提高室内的冷气和暖气效果;创新研发的分层装配式钢支撑结构体系,设计灵活、自重轻、安全与抗震性能优越;周边覆盖社区卫生服务站、银行、图书馆等生活设施……宝业四季园·瑞园作为绍兴“好房子”试点项目,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

绍兴是全国18个“好房子”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自2024年3月启动试点建设工作以来,已在14个项目展开试点探索工作,聚焦群众差异化需求,打造宜居、优住、韧性城市模式,提升人居供给能力,为全国积累了经验。

为满足百姓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需求,浙江以“好房子”建设为切入点,在全面提升城乡房屋安全的基础上,强化配套政策支撑,提升住宅建造品质,推动物业服务提质,让群众住得放心、安心、舒心。  

城乡房屋安全全面提升。开展城乡房屋(含自建房)安全整治行动,建成应用全省房屋安全数字化管理系统,全省城乡危房实施动态清零。深化农房建设管理机制改革,迭代贯通“农房浙建事”应用,贯穿农房建设和使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服务机制不断完善。

住房居住品质持续优化。构建“1+3+N”政策体系,全面推进住宅电梯、市政设施、建筑设施3个板块10项工作任务,2024年电梯更新开工10025台。开展建设工程创优活动,研究制定住房品质提升标准,建立健全全过程工程质量评价体系。健全党建引领的物业管理体系,开展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提质行动。全省业委会(物管委)组建率达86.43%,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达92.89%。

“三名”保护传承全面强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历史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类型,浙江不断优化历史街区风貌,提升民生福祉。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历史文化名城20座、历史文化名镇94个、历史文化名村218个、历史文化街区107片;省级以上传统村落1065个,历史建筑11063幢,“三名”总数和历史建筑总量均居全国前列。

下一步,浙江将聚焦“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因地制宜建设“好房子”,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浙里安居”金名片。


城乡共美

奋进“住有宜居”


蓝天白云下,伴着冬日暖阳,两位市民带着孩子漫步,他们被文化墙上可爱的图案、文艺的语句所吸引,不时停下脚步留影;附近公园内的运动休闲区,数位孩童在家长的陪伴下或荡秋千或玩攀爬网,蹦跳间玩得不亦乐乎……

景美、人和,空气清新、生活舒适,人与城、自然与历史、传统与现代,和谐交融,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温暖——这是义乌稠江三公园附近的场景,这里正在积极打造“童心丝路”城市新区风貌样板区。

近年来,浙江紧紧围绕“住有宜居”民生工程相关要求,以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全方位描绘“全域共富、城乡和美、品质提升”的瑰丽画卷。2024年,浙江共完成133个城乡风貌样板区、539个未来社区、120个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推出55条省级共富风貌游线,开展52个综合品质样板区、25个街道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建设,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形成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于一体的整体大美。

在城市,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推进。在加快城市体检全覆盖的同时,推进34个城市、52个片区城市更新试点,杭州市列入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15个城市之一。2024年,浙江通过资源整合、小微改造、功能植入等方式,打造开放共享公园438座、口袋公园662个;挖掘利用国有闲置用房增建公共服务设施107万平方米。更加宜居、便捷、安全的城市环境,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体验。

在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如火如荼。全面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深入推进农房改造和农村管线序化行动,为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建设添上亮丽一笔。2024年完成农房改造12.8万栋、完成管线序化1113个行政村;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120个,70个县(市、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95%以上。从浙北的水乡古镇到浙南的田园村落,从浙西的秀山丽水到浙东的海岛渔村,处处绿水青山,步步如诗如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