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高质量“共富”新实景 |
|||
|
|||
蓝 晨
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中,衢州市坚定扛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做大产业“蛋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缩小山海城乡之“差”,描绘高质量“共富”新实景。
常山县双柚汁生产线 抓科创 力求“弯道超车”
实现共同富裕,首要任务就是加快高质量发展,衢州市把“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作为首要战略,打好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组合拳”,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整合集聚,探索具有衢州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聚“链”向新,培育产业。衢州市把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特种纸列为标志性产业链,围绕这六大产业链开展重点招商,打造上下游密切协作的产业集群,不断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新材料、新能源是衢州最具产业优势的产业,围绕巨化、华友等链主企业, 这里聚集了一大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互之间形成原辅物料互供、基础设施共享、人才资源互通的产业生态体系,并形成了紧密协同、高效运作的产业集群。2021年以来,新增主板上市公司12家,上市公司总数达18家。 弯道超车,科创赋能。衢州市认真答好“创新、转化、持续”三道题。 谁来创新?衢州市一边引进大院名校合作共建科创平台,一边推动重点企业和科创平台组建创新联合体。比如,巨化集团与衢州化工新材料创新研究院合作,在新型液冷热管理材料上开展联合攻关,相关成果打破国外垄断。在企业需求主导下,目前全市已建成创新联合体22家,高能级科创平台和企业实施合作项目70项,产学研合作不再是“纸上联姻”。 怎么转化?衢州市给中试基地装上“加速器”,从中试环节破题,建成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中试基地,去年入选全国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项目。如今,这里成了创新枢纽,已承接中试项目40余项,服务企事业单位500家(次)。 如何持续?衢州市加快探索人才流动制度等改革措施,推出“双聘制”,让高校教师进企业兼职,企业专家到学校授课。同时,创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着力破解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两张皮”的问题。 拼经济、争发展。2024年,衢州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制造业投资增长8.3%,均排名全省第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和投资分别增长13.5%、17.8%,排名全省第一、第二。
夯基石 做大“共富蛋糕”
在“鲟龙科技”衢州市柯城区养殖基地,员工争分夺秒从鲟鱼中取卵、搓卵、筛检、清洗、拌盐,直到装盒,中间有16道工序。之后,包装好的鱼子酱迅速被送上飞机,在48小时内到达全球各地。 衢州产鱼子酱正以“土特产”的形式出现在城市的餐桌上,年销售5.7亿元。当地村民也参与到鱼子酱产业链中,通过规模化养殖鲟鱼年收入达三四十万元。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土特产”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近年来,衢州市大力推进双柚、油茶、茶叶产业发展,形成了150亿元的产业规模;实施“土特产”培育专项行动,12个“土特产”列入单条产值10亿元以上省级全产业链名单,还涌现出柯城卡露伽鱼子酱、江山华欣湖羊等“单打冠军”。 “一链一图谱”。衢州市开展“土特产”全产业链现状调查,编制全产业链图谱。同时,选准产业发展方向,构建“土特产”数据库,形成17条“土特产”全产业链图谱。 “一链一龙头”。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衢州市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了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双柚”产业链就培育了4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开发出“双柚汁”、香柚苏打水、胡柚膏、NFC胡柚汁、精油面膜等90多款精深加工产品。 “一链一品牌”。衢州市持续开展区域公用品牌系列宣传,举办促消费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各类农展会,大力宣传推广名优三衢味“土特产”。茶叶产业拥有“开化龙顶”“衢州玉露”“江山绿牡丹”地理标志品牌,油茶产业也有3个区域公共品牌。 今年,衢州市将全力推进“土特产”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做好“一产种植扩面,二产招大引强,三产深度融合”文章,让“土特产”成为联农带富的大产业,进一步做大“共富蛋糕”。
衢州市鱼子酱加工中心 惠民生 公共服务一体化
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是共同富裕的底线要求。衢州市聚焦山区公共服务短板,将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纳入市委重大改革项目清单,围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文化生活、医保服务等方面,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针对全市村卫生室“空白村”和偏远山区村,衢州市按照“固定设施、流动服务”方式,组建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的移动服务队伍,定期巡回送医疗服务。对行动不便、失能失智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确有需求的人群,还提供送医送药、预约护理、居家康复、上门检验、透析接送等个性化签约服务,把医疗服务延伸到百姓家门口。 为孤寡老人筑牢保障底线,衢州市今年将实施特困人员“一院供养”体系改革,将分散在一个个敬老院的特困人员集中到特困供养机构,通过撤并一批、转型一批敬老院,提升供养水平。 面对农村地区群众出行难、快递收寄难、企业运营难的问题,衢州市推广“一县一策”客货邮融合模式,每年统筹安排资金,引导客运企业、物流企业、邮政公司等组成配送共同体,打通农村物流上下行渠道,惠及山区农村百姓。 为满足老百姓不断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衢州市也在努力让农村群众享受与城市同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加快智慧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建设,推动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向乡村延伸。 基本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衢州市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制度、机制改革创新力度,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走出一条彰显共富底色的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