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5年第一期
奋力夺取现代海洋城市建设新成就

中共舟山市委书记 何中伟
2025-01-15 15:29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5年全省经济工作目标任务。舟山将紧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核心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缩小“三大差距”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力行“六干”、担当作为,扎实推进“十项重大工程”,深入实施“985”行动,促进经济稳进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 张磊 摄


坚持高水平开放引领,全力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

  

  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复精神,落实落细枢纽建设方案、省专项实施方案和市级行动方案,聚焦“三最”“四力”“三权”,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大宗商品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快建设“三基地两中心”。加快储运基地建设,推进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储运基地和交通、港口、管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加工基地建设,推进石化中下游和粮食、高端蛋白等加工产业发展。加快海事服务基地建设,全面优化船加油效率、价格、服务,提升海事综合服务水平。加快贸易中心、交易中心建设,争创大宗商品特色型综保区,建设大宗商品贸易交易集聚区。坚持以重大项目牵引政策和制度创新,着力构建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开放环境。

 

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全社会有效投资

  

  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加强项目谋划招引,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量。强化八大产业平台主阵地作用。推进鱼山高性能树脂、高端新材料项目,争取启动下游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推进金塘新材料项目,同步建设南部新城。推进高新区智能光伏、先进信息材料、装备制造等项目落地开工建设。推进小干金融商贸海事服务功能岛建设,招引落地一批商务楼宇项目和航运海事服务企业。加快建设甬东勾山海洋科技创新港,统筹推进数字海洋创新产业园建设和道路、河流、码头整治提升工作。

 

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推进九大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布局绿色石化和新材料下游产业链,做大做强能源资源农产品贸易消费结算中心,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一条鱼”等传统优势产业全链条升级,加快突破数字海洋、清洁能源及装备制造、低空经济等产业,推动海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多形式组建研究院。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组织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积极争取海洋领域高校院所、企业在舟设立研发机构,面向全球招引大宗商品领域高端人才。优化创新生态体系,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精准支持。

  

推进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提振消费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研发中试、检验检测、融资租赁等业态,培育海洋高技术服务业。全力招引零售电商,持续做大批发零售业。推进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稳定增长,培育扶持软件信息、人力资源等行业。扩大生活消费供给,全面承接国家和省级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培育银发经济、赛事经济,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促进海岛共同富裕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把舟山本岛作为整体一体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提升县城承载力,因地制宜发展镇街经济。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加强乡村风貌规划和管控,深化土地综合整治,多渠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推进花鸟、白沙等一批示范岛建设,持续激发小岛内生动力。支持嵊泗走深走实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特色之路。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深化新时代“小岛迁、大岛建”工程,完成百人以下小岛迁居,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深化教育、医疗、养老、医保等领域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均衡可及。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进重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一体贯通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和省委、市委改革部署,全力攻坚优化大宗散货港口服务体系、构建保税船燃加注“三最”营商环境等一批重大改革。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确保省“民营经济32条”等政策落地见效。完善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更大力度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质。


持续提升宜居宜业宜游环境,建设更高品质的海上花园城市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制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健全城市景观风貌精细化管控机制。加大城市有机更新力度,深化城中村、老旧小区改造。加快高铁新城集疏运体系建设,有序打通本岛东西向连接通道,攻坚一批断头路、瓶颈路。启动新城“一轴五廊”、普陀“山海水廊”建设,推进库库联网、水库扩容工程。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让城市更加整洁有序。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进本岛污水处理一体化,深化重点行业整治,推进近岸海域生态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抓好能源保供稳价,加快电力、LNG等项目建设,推进能源稳价降价。

  

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迭代完善“141”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县级社会治理中心运行机制,更好发挥网格“前哨探头”作用,深入推进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信访工作法治化。创新发展“海上枫桥经验”,推广“融治理”模式,健全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深入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坚决守牢平安稳定底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