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5年第一期
以奋战奋进姿态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中共温州市委书记 张振丰
2025-01-15 15:32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省委十五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为做好2025年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彰显了“经济大省要挑大梁”的气魄和担当。温州将一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202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牢记“续写创新史”殷殷嘱托,落实省委“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聚焦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全面推进“四大振兴”,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全力冲刺“双万”城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温州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做好2025年工作,我们将自觉把温州工作放到全国全省大局中去谋划推进,坚持牢记嘱托、一体贯彻,以更高站位把握政治航向;坚持全局观念、系统思维,以更大格局把握战略指向;坚持目标引领、勇挑大梁,以更高质量把握发展方向;坚持保持定力、改革创新,以更强担当把握工作取向;坚持大抓落实、善作善成,以更强作为把握实干导向。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全力扩大有效需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落实“8+4”经济政策体系,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建立健全重大项目“三库三清单”机制,谋划实施重大项目超900个、年度计划投资1700亿元,全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级试点建设,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动货物贸易升级、服务贸易创新、数字贸易培育,更大力度拓展“一带一路”、东盟等新兴市场。

全力建设创新温州。对标创新浙江“四梁八柱”,实施创新温州“八大工程”,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做强“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一集群”,办好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省级试点。实施大孵化器集群新三年行动计划,2025年新增300万平方米孵化空间,健全科技创新基金体系,推广“科技副总”“问企识才”等机制,新增各类人才20万以上,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全力育强发展动能。坚持培育新动能与更新旧动能相结合,构建“5+5+N”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世界级电气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时尚产业之都。系统推进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确保华东深远海风电母港基本具备三大核心功能,加快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坚持项目为王,发挥“一港五谷”引领作用,推动基金招商、市场化招商、产业链招商等,“一季一签约”签约项目投资额3500亿元以上,开工增资扩产项目700个以上、建成300个以上,力争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超1万家。

全力攻坚改革落地。坚持“守正创新”原则,系统推进400项改革任务落实,滚动实施一批“小切口、大撬动”改革,加快打造16项标志性改革成果。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化“两个健康”集成改革,迭代“六位一体”为企服务体系,打响“温暖营商”品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两个健康”标杆地、制度创新策源地、营商环境新高地,让各类企业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全力推动内外融通。聚力建设高能级开放强市,营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开放环境。加快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启动浙南近洋航运中心建设,加密近洋精品航线,建成投用5个5万—10万吨级码头;开工温州机场三期,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深化温武吉铁路等前期,建成瑞平苍高速,大力发展海铁、海河等多式联运,争取落地东部首个TIR集结中心。用好“三综一联一进”开放平台,加速高端产业、创新成果回归,促进温州人经济与温州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让“地瓜经济”更加枝繁叶茂。

全力实施“强城行动”。统筹推进“强城”“兴村”“融合”,打造“五城三园”标志性成果,确保2025年建成园博园、加快筹备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国际园林博览会。持续放大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效应,清单化推进与上海“七项工程”合作事项,扎实推动浙南区域一体化合作发展,推动浙南闽北省际交界地区深化协同发展。增强中心城区“一核三辅”聚合力,健全落实龙平苍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机制。以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为牵引,实施冲刺千万人口城市“十大举措”,让温州成为青年人近悦远来的向往之地。

全力缩小“三大差距”。坚持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全域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做强做优茶叶、大黄鱼等“六个一”产业,“一县一策”激发山区海岛县内生发展动力。谋划办好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深入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联动推进儿童友好、婴幼儿照护服务、老年健康重点联系等城市建设。保障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深化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巩固提升1500家“共富工坊”。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成国际湿地城市。

全力传承千年文脉。深入挖掘瓯越文化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快构建温州学学科体系,推动“戏从温州来”文化品牌出海出圈。推动朔门古港国家文保单位申报等取得突破,展示“海丝名城”别样风采。创建“奥运冠军之城”、世界龙舟名城、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加快雁荡山重振雄风、楠溪江5A级景区创建,探索深化“旅游+”等路径,打造“养眼温州”品牌,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全力推动强基固本。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加强民族和宗教工作,深化网络综合治理,健全重大风险和矛盾纠纷源头防控、多元化解体系,迭代完善“141”基层治理体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健全“3030”隐患闭环管控机制,因地制宜开展平安夜巡,完善基层应急消防治理、防汛防台等体系,坚决“遏重大、降较大、提本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障。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加强经济形势预测预判和精准指导,丰富完善抓经济工作的方式办法,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以“三看”“三破”“三到”选任干部,持续深化为基层减负,完善“破梗阻·优服务”长效机制,以“六干”提振精气神,闭环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全力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新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