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奋力交出工业经济高分答卷 |
|||
|
|||
诸政研 工业经济是诸暨发展的“顶梁柱”。今年以来,诸暨市坚持项目为王、科创制胜、服务赋能,有效对冲新旧动能转换阵痛。一季度,诸暨市GDP同比增长7.6%;规上工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和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3.5%、30.8%、10.5%,出让工业用地622亩,四项指标均居绍兴市第一。 全球首个袜业AI大模型发布 拼抢项目 实现“量的有效扩张” “希望解决100亩土地用于项目建设”“希望帮助企业做好环评审批等手续”……近日,在诸暨市贯彻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暨项目服务解难推进会上,一场政企对话正火热展开。会上,诸暨市运用“数据得地”模式,对14个需供地的亿元以上工业内生项目开展集中筛评,根据企业成长、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个性指标“五个维度”15个指标进行赋分排序,用数据筛出项目“俊鸟”,仅用半天时间就精准匹配了965亩用地需求。 一系列动作,展现了诸暨全力拼抓项目的决心。今年以来,诸暨市大力开展“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加强谋划、落地、审批、开工、投产“五个统筹”,创设招商落地、开工建设、投资贡献、要素支撑、投产达效“五张榜单”,形成了“谋划招引+要素争取+建成投产”滚动推进之势。一季度,新入选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开工率100%;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3个、总投资170亿元。 大抓招商,外拓增量。诸暨市牢固树立“大抓招商招大商”的理念,深入开展“产业招商竞赛年”活动,设立招商项目指挥部,出台招商项目异地共享激励办法,一季度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其中50亿元以上2个,争取落地百亿元项目1个。 转型升级,内挖潜力。诸暨市领导带队,集中一个月时间走遍1390家规上工业企业,鼓励企业二次开发、技改升级,摸排推进亿元以上内生项目144个、总投资68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1亿元、占制造业年度投资的1/3。 片区整合,谋拓空间。针对项目“依地而落”、产业“穿插而生”的布局问题,诸暨市打造集群化引育产业的承载空间。5平方公里的海归小镇主招空天装备新材料项目,总投资73亿元的15个项目加速推进;7平方公里的中国视觉之城已完成土地征迁、规划编制,首批4个10亿元以上项目签约落地;高湖未来新区调出原蓄滞洪区空间5平方公里,一批总部经济项目正在洽谈;规划建设2600亩的同山烧、刺绣机等5个未来产业社区,引进、洽谈产业项目35个。 拼抓科创 放大“质的乘数效应” 袜业、珍珠、铜加工等产业是诸暨工业经济的“拳头产品”,但面临着科技含量低、品牌溢价少等问题。 如何破题破局?答案是科技赋能。在前不久举办的第19届上海袜交会上,浙江阿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推出全球首个袜业AI大模型。该模型深度融合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袜业产业链资源,可以为设计师、品牌商、制造商提供从创意设计到生产落地的数智化全链路服务,几分钟就能完成一款新品的设计,设计效率提升80%以上。 今年以来,诸暨市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文章,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袜业集群深耕智能制造,培育年销售额千万元以上自主品牌50个,改造数字化车间201个。珍珠产业积极抢抓平台经济风口,落地绍兴市首家TikTok跨境直播基地,日均直播超7000场;引进日本漂白增光染色国际先进技术,开发小米珠、异形珠等网红爆款,珍珠年产值突破500亿元。 做强优势产业之外,诸暨市整链招引智能视觉产业,重点攻坚人形机器人、激光雷达等赛道。成立全国首个智能视觉产业联盟,汇聚越芯半导体、速腾聚创等一批细分领域国内龙头企业,规上年产值突破250亿元、增长28%。高标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引进弘飞空天、赛思倍斯、天链测控等重大项目16个,在谈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同时,深化完善“平台+人才+项目”合作机制,建强浣江实验室,高效运行杭州、上海、深圳“诸暨岛”,引育科创项目143个,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150个。实施科学企业家培育行动,创新人才科创项目引进体系,落户国家级领军人才139人、连续三年居绍兴市首位。 诸暨市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窗口 拼优服务 推动“效的全面释放” 连日来,位于诸暨市次坞镇的智能阀门制造基地项目现场机器轰鸣。不久前,施工人员还在为项目供电容量缺口问题犯难。服务专员骆涵泽得知后,第一时间与供电公司、属地镇政府协调沟通。很快,管辖次坞片区的供电所高效完成电力基础设施升级工程,新增开放容量10000千伏安。 创优服务,才能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以来,诸暨市针对工业项目链条长、多头管等问题,深化全周期闭环管理,以服务之实促经济之稳。 “一对一”深入服务。组建重大项目服务专员队伍,为全市207个重大项目配备92名项目服务专员,实行“一企一员、一呼即办、一抓到底”包保机制,提供“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动态掌握项目进度,统筹推进建设手续报批、施工方案落地等关键环节,前置化解堵点难点问题,助力项目高效建设。 “集成式”高效统筹。实体化运行重大项目指挥部,构建“分类调度—分线移交—分级处理”落实机制,着力破解项目推进中的规划调整、征地拆迁、能评环评等问题,推动一般问题15天内解决、复杂问题3个月内办结。创设重大项目在线指挥系统,归集“谋划、指挥、投产”全量项目数据,支持多部门实时共享与智能预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全部上线纳管。 “枫桥式”护企优商。创新建立专班包干、领导包联机制,大力推行“现场读地”,对项目用地和周边的用地、管线等条件进行全方位研究、全链条解决。目前完成现场读地8宗,集中攻坚9大类40项重大涉企风险隐患。374名科级干部每季度开展规上工业企业走访服务,解决各类问题1856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