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推动现代纺织加速迈向“世界级” |
|||
|
|||
特约记者 俞立权 4月24日,绍兴市柯桥区经济首季“成绩单”正式出炉:地区生产总值542.77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大纺织产业产值增长11.2%;中国轻纺城总成交额1012.76亿元,同比增长10.85%。对全球纺织产业标杆地和全国最大绿色印染基地的柯桥区而言,纺织业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近年来,柯桥锚定“科技、时尚、绿色、健康”,做深做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文章,加快推动现代纺织向“世界级产业基地、世界级大市场、世界级科创平台”迈进。 中国轻纺城数智大脑 走好产业创新之路 在绍兴(柯桥)印染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首个纺织AI大模型已完成面料、技术、人才等领域的8个产业服务智能体建设,有效整合了工程师数据库、政府授权数据和公开网络数据,同时联入5000余家企业数据,包括50万张面料、1.8万余名专业人才、600余项专项技术的数据库,让企业与人才、科技与产业实现精准对接。 人工智能赋能纺织产业,推动“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向“纺织印染产业智能体”迭代升级,是柯桥区推进强链补链、技术更新、附加值提升的迫切需求,也是聚焦集群化、绿色化、数智化,坚定不移走好产业创新之路的重要成果之一。 近年来,柯桥区积极抢抓“两新”机遇,加快推动“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队建设,大力发展无水(少水)印染、数码印花技术,规上纺织印染企业实现数智化改造全覆盖,先进设备占比60%以上,绿色装备更新率80%以上,带动生产效率提高8%以上、产品质量一致性提升15%,近四年来印染企业单位能耗增加值年均增长6.4%。 同时,依托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传统纺织向碳纤维等功能性材料、产业用纺织品转型,拓展“上天入海进人体”多场景应用,助力浙江环杭州湾现代纺织服装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集群协同发展,让纺织业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向新”。得益于此,今年一季度,柯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3%,其中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加速升级,增加值同比增长10.5%,特别是随着宝万碳纤维等“百亿级”项目的正式投产,为大纺织产业注入了新的澎湃动力。 走好市场创新之路 这两天,在位于柯桥区的杭绍临空示范区公铁水空国际枢纽中心项目先行区块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张忙碌,全力以赴抢工期、赶进度。目前项目先行区块一期2标首桩顺利施工,1标已完成2号车间3层顶板结构浇筑,各个工序高效衔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项目后续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杭绍临空示范区公铁水空国际枢纽中心项目总投资110亿元,是浙江省“公、铁、水、空四位一体”多式联运示范性综合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向东海铁联运集运出海至宁波舟山港,向西搭载中欧(义新欧)班列入内通欧,向北衔接萧山机场空运出港,为柯桥区打开外贸企业出口新通道、拓展海外市场提供重要助力。 作为外贸强区,近年来,柯桥区聚焦打造全球纺织领域“双循环”的重要枢纽节点,全力构建以杭绍临空示范区公铁水空国际枢纽中心为战略支点、中欧班列·绍兴柯桥号为“物流动脉”、轻纺数字贸易港为关键配套的现代化国际物流体系。目前,“浙江e港通”已正式落地、轻纺数字物流港已建成投用、中国轻纺城新疆分市场建设工作正加速推进。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柯桥区不断探索新模式、拓展新领域,一方面深化“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行动,积极开拓“一带一路”、RCEP等新兴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出口份额增至57%;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采购贸易”和“跨境电商”两大试点作用,去年两大模式出口增长23.4%,其中跨境电商增长176.3%,市场采购贸易成为全省第二大国字号试点平台。今年一季度,全区货物进出口总额350.61亿元,同比增长4.8%,增速居绍兴市第一。 当前,柯桥区正精心筹备2025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春季),并将进一步用足用好“柯桥优选”公共品牌,完善全球海外仓(馆、站)布局,优化海外销售网络,全面形成高水平“走出去”与高质量“引进来”的高效联动格局,持续激发市场新活力。 中国轻纺城直播基地 走好科技创新之路 单根重量达600吨可承受17级台风冲击的深海缆绳,碳纤维3D编织技术应用于飞机叶片、赛车头盔甚至神舟飞船降落用的特种伞绳……在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可以看到各种纺织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成果在这里落地转化。 作为全省首批6家省技术创新中心之一,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以先进纤维材料、绿色纺织印染等为主攻赛道,积极与“迎丰股份”“越新印染”“东进新材料”等柯桥区多家纺织印染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共建实验室,加快推动了一大批纺织领域硬核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目前,该中心已承担省部级以上攻关项目47项、获科技奖15项,攻克“卡脖子”技术和行业共性难题42项,实现进口替代5项,其中与“精工科技”合作研制国内首台(套)千吨级大丝束碳纤维生产装备,成功实现碳纤维碳化生产装备和系统的全国产化,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碳纤维全要素自主保障能力。 近年来,柯桥区建立“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合作机制,完善“企业出题、政府助题、平台答题、车间验题、市场评题”五题共答体系,推动杭州湾科创中心、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提档升级,引聚香港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中纺院江南分院等13个院校共建研究院,与35家纺织“链主”企业成立创新联盟,已联合攻关关键核心技术100余项,撬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超5亿元。 同时,柯桥区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聚合融通,全力打造各类人才向往、各路精英汇聚的“柯·创之城”,近三年引进大学毕业生超10万人,集聚省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19名,为推动纺织产业走好“创新路”、冲向“世界级”汇聚强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