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5年第七期
树立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标杆

2025-04-15 15:50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施一公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  施一公


面向2035年我国建成教育强国和浙江高水平建成教育强省的目标,西湖大学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浙江时提出的“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以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的重要部署为行动指南,围绕做深做实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树立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标杆,持续做强“四大优势”,以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紧迫感为浙江“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力量。



坚持差异化办学

做强改革探路优势


西湖大学开创了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先河,肩负着为国家科教改革探路的独特历史使命。西湖大学将立足“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九字办学定位,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为浙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提供示范性的样本。

深入探索多元合力的新型办学模式。依托浙江民营经济发达的独特优势,拓展与社会各界良性互动,有效吸引海内外优质资源参与支持学校发展,促进社会捐赠长期可持续增长,实现政府作用与社会力量的深度结合,构建多元投入、多元共治的合力机制,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型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实保障,为丰富高等教育样貌发挥积极作用。

深入探索本博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目标,选拔环节坚持不唯分数、科学选才,强调对创新能力、科研潜力的综合评价;培养过程践行“寓教于研”“兴趣先导”“学科交叉”的核心理念,有力承担国家基础学科“101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学生项目等重大改革任务,通过大师引领、科研锤炼、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走上高阶学术发展之路,为国家储备基础学科的后备力量。

深入探索创新导向的科技评价标准。紧紧抓住“破五唯”这一关键,尊重基础研究的特点和规律,在人才考核、项目评审中,只注重研究成果是否不可或缺,强调引领世界的原创突破的重要性,持续优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环境,引导科学家潜心深耕、勇闯“无人区”,为从“0”到“1”的原创突破提供丰厚土壤。


锚定卓越化目标

做强人才引领优势


西湖大学以人才为立校之基、强校之本,延揽了来自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0余位优秀科学家,国家级人才项目占比70%以上,建立起“高含金量”的人才方阵。西湖大学将始终坚持一流的学术标准,构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发展最优生态,最大程度促进人才创新活力绽放。

坚持全球视野,面向海外做强增量。主动走出去、引进来,用好我国庞大的海外人才库,“以才引才”“以才荐才”,与各学科领域全球知名学者、实验室建立友好联系,依托Nature、Science等顶级学术杂志定向发布岗位需求,定期赴海外顶尖高校现场宣讲,向世界展示中国、展示浙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襟与态度。

坚持政策牵引,加速冲击人才塔尖。以国家和省市重大人才计划、项目为牵引,发挥引才用才主体作用,积极做好遴选推荐工作,突出荣誉价值和学术价值,为集聚海外顶尖人才增添重量级的砝码,同时,助推优秀青年人才崭露头角、脱颖而出,加快成长为国内外学术舞台上耀眼的新星。

坚持制度保障,做优人才发展环境。完善准聘长聘聘任制度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年薪制、不设任何科研绩效奖励等专门的制度设计,提供精准、专业且人性化的服务保障,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软环境,确保人才能够集中精力进行教学科研,从容安心地坐住坐稳“冷板凳”,让人才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创新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推动协同化创新

做强科技赋能优势


西湖大学作为科技创新“特种兵”,搭建了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及西湖实验室、白马湖实验室为引领的基础前沿研究体系,构筑了以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为主阵地的成果转化生态链条,2024年以20篇学术顶刊CNS原创成果居于全国高校前十,今年一季度以10篇CNS原创成果再创历史新高。西湖大学将乘势而上,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向赋能,助力提升“创新浙江”在全国的首位度。

坚持更高站位服务国家区域战略。加快打造值得信赖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高水平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做好未来产业研究中心后续建设,积极推动西湖实验室创建国家实验室基地,谋划筹建基础科学中心,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为关键作用,助力浙江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走在前列。

坚持自主创新解决重大科技问题。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交叉研究领域前瞻性布局,以长期主义深耕真正有长远意义的重大科学问题,加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突破,催生影响科技发展进程的世界级成果,为解决“卡脖子”难题提供源头支撑,为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打牢基石底座。

坚持顶天立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升级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双螺旋”的成果转化机制,构建从实验室到应用场全链条畅通、全要素融通的新生态,为增强产业爆发力提供科技原动力,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核心支撑力,为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带来长期而广泛的溢出效应。


锻造国际化品牌

做强开放合作优势


西湖大学受惠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高等教育“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桥梁枢纽,也是浙江打造“重要窗口”的生动缩影。西湖大学将充分把握国际形势变化,推动中西方科教文明交流互鉴,助力浙江教育全面提升国际显示度。

扩宽海外知名院校合作网络。坚持高质量的教育对外交流,优化全球合作布局,有重点有层次地加强与海外知名院校战略合作;发挥西湖高等教育论坛等品牌效应,搭建全球知名大学高端对话平台;发挥学术人才的重要作用,链接各类国际学术资源;深化学生访学交换等实质性合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优化开放多元人才成长环境。加大力度、开拓思路,多策并举打开国际学生招生局面,促进国际学生数量与质量双提升;扩大国际暑期学校项目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打造一张金名片,为促进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供实践范例;完善中外学生趋同化培养,帮助学生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输送一批具有良好国际胜任力的时代新人。

推动科学技术国际交流合作。有组织、有意识地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与欧美等国在医药与卫生健康、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环境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鼓励引导科学家借助自身曾经的学缘关系、工作关系等自发式地开展国际科研合作;高水平举办系列国际高端学术论坛,通过将不同背景、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人汇聚在一起,激发创新的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