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特别关注>2025年第六期
让乡村成为美好生活向往之地

2025-03-31 11:52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亓惠洁

今日浙江记者  亓惠洁


从偏远村、空心村蜕变成网红村、明星村,安吉县孝丰镇夏阳村是如何“向阳而生”的?

近年来,夏阳村党支部创新自治机制,依托基层治理“前哨”作用,汇聚乡村青年人才力量,实现“一顶帐篷富一个村”,让乡村成为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地。2024年,夏阳村累计接待游客12万余人,年旅游收入达到800万元。


安吉县夏阳村党群服务中心


打造乡村发展新业态


春日一到,被许多户外爱好者称为“安吉小瑞士”的夏阳村就“长”满了帐篷。密林湖泊、草地牛羊……在这里扎营,宛若一头扎进了山谷中的“乌托邦”。

露营这一新兴业态,让夏阳村在年轻人中“火出了圈”,也成为夏阳村“向阳而生”的转折点。改变始于几年前的一次换届。2020年,夏阳村成功引荐曾在上海某企业担任高管的鲍鑫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群雁”返乡后,村“两委”平均年龄下降到30岁,一下成了湖州市最年轻的村“两委”班子。

“一开始没想搞什么项目,就想先把村里的卫生整治好。”鲍鑫回忆,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民整治村貌,发动党员群众一起绿化库区、亮化道路、彩化围墙、美化庭院,并在进村盘山公路边搭起观景台,最终清理出57车垃圾,村容焕然一新。波光粼粼的水库和连绵起伏的竹海一览无遗,随手一拍就是风光大片。鲍鑫在小红书App上注册了账号“小杭坑掌柜”,写文案、晒风景,持续输出夏阳美景,不仅收获了1.6万粉丝,也吸引了大批露营爱好者前来打卡,让好风景引来新经济。

敏锐地捕捉到露营经济在小乡村大有可为,鲍鑫召集党员和村民代表谋划村庄发展出路,决定坚持“和自然做邻居”,大力发展“露营+”等新兴产业,与小红书等平台及团队合作,将“小杭坑”打造成露营网红打卡地。露营观光、山野运动、乡宿休闲……山沟里的小乡村让城市游客体验到了最潮流的业态,也给村民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大爷搭帐篷、大妈做咖啡”成为夏阳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小杭坑生态露营地”还成功入选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案例。

做优做强特色产业的同时,夏阳村瞄准电车露营这一细分赛道,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建成智能充电、徒步骑行道等配套设施,招引溯溪漂流、林道冲板等潮玩业态,探索发展乡村低空经济,推出“带山里人坐飞机”计划。同时,整合利用乡村“金角银边”资源,迎合青年人口味,集中改造农户屋顶、庭院、厨房等零散空间,组合式推出屋顶民宿、共享菜园、搭伙餐厅等项目,力争带动40户村民就近就业、户均增收5万元。


树立村庄运营新理念


1月10日,“我在乡村小有可为”——2025年小红书公益乡村漫游大会上,鲍鑫作为5位“村理人”之一,再次分享了夏阳村破茧成蝶的故事。

为了让露营的风永远留在夏阳,从“天然野营”变身“精致露营”,夏阳村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以经营企业的理念整合资源、经营村庄。以村集体资源资产入股,与小红书共同成立露营基地公司,公司日常运营由小红书专业团队负责,村班子“退居幕后”,重点做配套做服务,不断用好网络流量放大影响力。深化村企合作机制,与小红书共同打造全国首个“小红村”,一季一主题推出“村游计划”“村民日”等系列活动,培育“小杭坑”等8个爆款文旅IP,线上赋能农产品销售,线下吸引达人游村探村。

专业化运营带来的改变,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中。一直在营地工作的村民鲍慧,亲身感受到自己管理和专业运营的区别:“如果是我们自己来运营,搭好帐篷,按照游客需求提供水、充电宝等物资就自认为可以了;但是专业团队还会考虑灯光的亮度、香氛的味道等,并提前和游客对接,了解他们的需求。”

更为深刻的改变,是露营这个年轻的产业牢牢扎根在了古老的乡村。经过一次次对村民的培训和推介,现在全村最会搭帐篷的是70多岁的村民鲍叔,60多岁的李婶能为游客泡出拿铁、摩卡、美式等各类咖啡;很多村民不仅学会了专业的房务清洁,还会为游客提供拍照等增值服务。

短短几年时间,夏阳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8万元增长到308万元,旅游收入从0增长到1200万元。

“露营基地这一产业形态,依靠自然资源,受到地域与资源限制,能看到经营的天花板。”村干部们讨论觉得,不能只做产品,也要做品牌。于是,他们把精力放在“小杭坑”和“向阳而生”两个主题IP的运营上,希望这些IP能够突破地域和资源的限制,成为文化符号。如今,村里已和10多个国内外知名户外品牌打造联名款产品,完善“线下游+线上购”的消费闭环,推动夏阳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培育乡村善治新风尚


1月16日,夏阳村的小杭坑2号营地热闹非凡,一场新春慰问礼品发放活动在此温馨上演。900余份满载心意的年货礼包被一一送到夏阳村60岁以上村民的手中。

做强产业,向阳而生,终究还是为了让村民日子更红火。近年来,夏阳村积极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办好群众有得有感的实事,把惠民成色擦得更亮。

坚持共建共治促和谐。村干部定期在村口支起“一杯粗茶解民意”的小摊,把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实实在在为群众服务。推行“党员义工”服务制,每周三雷打不动召开村民议事会议,带动全体村民参与村庄治理。动员聚合一批乐于奉献的老同志加入“银采向阳”队伍,结合夏阳村发展需求,分类赋岗发挥作用。目前已形成银广播、银管家、微治理银采助力岗位,其中银广播岗位就设置在村口茶铺,安排有亲和力的退休教师面向游客讲好夏阳故事。

坚持文化赋能树新风。挖掘夏阳特色民俗文化,开展“乡愁记忆传承”计划,打造3个“艺术家工作室”,在7个自然村建设“露天放映广场”,办好百桌村宴、村晚等文娱活动,不断厚植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坚持普惠可及优服务。推进党群服务中心适老化改造,新建幸福食堂、老年活动室等3个服务阵地,用好联建单位资源开展专家义诊、健康体检等12项服务,设立村集体慈善基金帮助老年人、生活困难群体,让村民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鲍鑫说,今年小杭坑营地将开放夏阳村共享中心,为村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就餐服务,同时也将整合现有资源,对营地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