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让更多技能人才站上“C位”

2024-04-30 10:17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葛星星

葛星星


     近年来,台州市路桥区大力探索“人人学技能、人人有技能、共富用技能”的实践路径,全域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让技能人才站“C位”,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杰出工匠”王建平(右)向学徒传授轴承加工新技艺


技薪挂钩

畅通人才成长渠道

 

  吴青松是浙江富杰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机加车间主任,入职企业10多年,从数控操作工做起,经历了调机师傅、数控组长等岗位,工资也涨了5000多元。她感慨地说:“技工技能等级与薪酬挂钩,增强了成就感,这就是技能在身的安全感。”

  拼经济,说到底,拼的是人才。尤其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桥区,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宝贵的资源,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技术提升如何转变为实际增收?路桥区从技能提升体系、技能评价体系、薪酬激励制度、企业工匠文化等四方面,为企业提供指引,建立与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并行且可以互相转换的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破解技术工人职业成长难题。

  目前,全区457家规上企业实现“技薪挂钩”全覆盖。“真金白银”的刺激,让职工有了明确的目标,许多像吴青松一样的技术工人,都在琢磨怎么提升技能水平,企业也由此充满活力。

        浙江劳伦斯机床有限公司在国内数控插齿机床细分领域技术领先。公司总经理叶嗣林说:“ 公司通过改革薪酬和绩效制度,激励技能型人才开展成果研究、技术提升,让公司获得了市场优势。”

  围绕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路桥区正建强一支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性新劳动者大军。截至2023年底,该区有技能人才13.9万人,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为34.74%。其中,中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数的46.9%,技能人才规模数量和结构质量均居台州市前列。

  前不久,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台州市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若干规定》,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规定》聚焦技术工人群体最为关心的收入待遇、工作待遇、学历待遇、社会待遇四大领域,对有关各方的权利义务作了规定。这是国内首部为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在制度层面为推动技术工人加快迈向中等收入群体、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先行示范。

 

股权激励

积蓄企业创新动能

  

  台州是制造业大市,拥有134万名技术工人。这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曾普遍面临分配公平性、职业成长性、增收持续性等方面的难题。

  2022年7月,台州成为全省首个全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技术工人“扩中”改革。在这一背景下,路桥区健全技能培育体系、技能运用体系、技能创富体系,引导企业调整和优化股权激励对象结构,以股权、期权、奖金等“激励组合”加大对技术工人的激励力度。

  在八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金哲明说,公司将共享共富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推行“以岗定级、以级定薪、人岗匹配”职业发展通道机制,并以职级评定为基础进行股权激励,鼓励技术工人增技能、涨薪酬。

  “除去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员工持股份额占10%。”金哲明说,目前有80多名员工持股。股权激励,让企业高效发展,2023年公司销售实现近10%的增长,利润增长超过50%。

  本着从“一线中来,到一线中去”的原则,浙江亿利达风机股份有限公司在岗位职责与性质划分职级通道基础上,实施股权激励,88名工程师以上的技术人员获得分3期解锁的限制性股票。该企业工程师陶师傅就在首期股权激励名单里。10多年前,老陶入职亿利达公司,如今在集风电机制造、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等方面有精湛的技艺,成为公司创新工作室高技能人才队伍中的一员。

  跳出企业层面的激励,路桥区积极营造“技工友好”社会氛围。近年来,面向全区制造业企业技术工人出台星级技工激励政策,如一次性奖励、景区免门票优惠、流动人口积分等;推出技能共富贷,为技能人才、技能创富型企业、技能共富产业等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一系列政策出台,不断提升着技工的获得感。

 

台州市路桥区举办快递小哥跨界直播节


单元建设

技能可感可及

 

  前不久,快递员胡荣飞参加了路桥数字商贸技能赋能中心举办的“快递小哥跨界直播”助农项目。选产品、练口才、学剪辑……几堂课下来,他学会了不少“干货”技能,开始为路桥农产品代言。

  随着台州技能型社会试点深化推进,路桥区以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为抓手,打造一批技能型企业、技能型社区、技能型乡村、技能型校园,以点带面实现全域布局、多层次覆盖。

  路桥商贸发达,数字商贸技能赋能中心就以商贸从业者数字技能养成为基本目标,集聚培训、评价、体验、就业、创业五大功能,培养引进了一批具备创新思维、商业智慧的数字技能人才。依托该中心,路桥打造“15分钟技能学习圈”,辐射5个淘宝镇、49个淘宝村、1900余家企业、5000多家网店,带动从业人员超5万人。

  在路桥桐屿街道,技能型乡村在这里落地生根。“我们村超过60%的果农接受了技能培训,其中10%达到了考取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桐屿街道小稠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邱明生介绍说,技能型乡村的建设,改变了村里以往“靠天吃饭,等客上门”单一靠卖枇杷赚钱的模式。

  如今,小稠村不仅拥有一大批从事果蔬加工、电商、快递、短视频、文创、文旅的技能人才,还成立了台州市小稠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建立集种植管理、加工生产、电商销售、仓储物流于一体的技能富农中心,生产的“稠记枇杷露”销往全国各地。小稠村枇杷产业年产值超4500万元,文化旅游收入超300万元,村集体经济也大幅提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