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以“人”成就行业“常青树”

——宁波方太集聚融合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
2024-04-15 16:47 来源:《今日浙江》杂志 作者:沈祖文

沈祖文


民营企业是培养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的主阵地,是造就高素养劳动者的主战场。宁波方太集团主要从事厨房电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成立28年来,不断集聚发挥企业家、创新型人才、高素养劳动者三方面人才作用,克服国际品牌冲击、市场无序竞争、高端产品技术壁垒等重重困难,成长为厨电行业的“常青树”,连续10年蝉联亚洲品牌500强,实现年销售额超170亿元,成为高端厨电的代表。

方太的发展壮大,根本在于牢牢抓住“人”这个关键要素,贯通一切抓人才、舍得投入强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坚持以“大人才观”融合释放各类人才的乘数效应,以企业文化浸润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以技术革新塑造企业的发展胜势,形成“方太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方太”的生动局面。


方太集团主题党课



多措并举育强新生代

薪火相传跑好接力赛


代际传承是当前众多民营企业面临的突出挑战。方太28年的持续稳步发展,得益于新老两代掌舵人的有序传承、接力奋斗。

赓续红心传信仰。方太两代企业家都坚持用红色信仰引领企业发展。创始人茅理翔作为一名老党员,坚持把传承忠诚爱党之心、实业报国之志摆在首位,在接班人茅忠群读大学时就引导其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政治传承引领事业传承。在方太流传着“两上四明山”的故事:1996年7月1日,面对创业危机,茅理翔带着22名党员技术骨干赴四明山上党课,用红军长征精神激励方太人二次创业;10年后的2006年,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经营风险不断增加的背景下,茅忠群带领18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党员骨干重上四明山,鼓励方太人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向高端品牌进军。此后每年“七一”,方太都召开党员大会,由党委书记上党课并发布公司重大战略,明确发展方向、激昂员工斗志。

有序交班传事业。茅理翔在交班上,制定了“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传承规划,第一个三年,让茅忠群进入企业,负责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一边熟悉业务、一边学习管理;第二个三年,把市场营销交给茅忠群,让接班人走到前台,自己主要把关重大决策;第三个三年,让接班人全面负责方太的经营管理,做到扶上马、送一程。这种分步式交班,既让接班人有一个磨合适应的实践历练,也可以从老一辈的言传身教中深刻体悟“创业难、守业亦难”,为方太的接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激励担当传使命。义利天下是浙商精神最朴素的情怀。针对民营企业新老交接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不少新生代不愿意接班或接班不成功,退休后的茅理翔决定投身家族企业学术研究,创办家业长青学院,不仅自己带班带教,还邀请专家学者授业讲课,从企业家精神、经营管理、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培训,帮助新生代更好成长进步,激活他们内心深处的责任感、使命感。


拴心育才厚植好生态

“人才链”牵引“创新链”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方太始终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系统构建人才培育体系,一体打通人才成长通道,充分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架起人才成长阶梯。优秀人才既要靠招引、也要靠培养。方太坚持把人才的自主培养作为重要战略来抓,实施阳光、群星、起航、飞翔、巅峰五大人才计划,以三年为一个周期,分别开展应届毕业生入职培训、普通员工专业能力集训、中层干部实践锻炼、高级管理人员系统培养、企业领军人才持续锻造,这种全周期全链条培养机制,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公司12名执委会(企业最高决策层)委员中有9人是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方太还在企业推行“专业+管理”双通道模式,让技术人才在专业领域也有广阔的成长空间,能够安心钻研、苦练技能。目前,公司已培养各类人才5300余人,60多名专家享受管理层待遇。

涵养人才高尚品德。人才要有才,更要有德。方太把德行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教育企业工程师秉持仁爱之心,深入践行“为了亿万家庭的幸福”这一愿景,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去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方太还注重引导各类人才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个人价值,专门设置3天带薪志愿日,鼓励大家投身各类志愿服务,近三年企业上下已累计参与金秋助学、小雨伞关爱自闭家庭等志愿活动6000余人次,累计向社会捐款近1.5亿元。

培厚人才创新土壤。良好的环境是创新的基础。方太重视创新、支持创新,每年研发投入不少于销售收入的5%,远高于厨电行业2%的平均水平,对重大项目研发投入上不封顶,有力支撑了各类人才的技术开发。打造行业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8000平方米厨电实验室,与中科院、清华、浙大等20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在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建立海外研发基地,为人才深耕专业搭建多元化平台。当前,企业有硕博士近800人,拥有1.2万项国内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200多项,为引领厨电科技化发展浪潮奠定了坚实基础。


双向奔赴提升获得感

“劳动者”争当“奋斗者”


员工是企业的基石。方太坚持与职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既重视满足物质需求,又注重丰富精神追求,让广大劳动者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收获个人成就,实现物质精神双丰收、事业生命双成长。

关爱感化聚人心。企业把员工当家人,员工才会把企业当成家。方太常态实施幸福建设、文化传播、社会价值、员工成长等10项行动,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感、归属感、尊重感,让他们在公司找到家的感觉。从企业创办起,方太就建立落实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联动增长机制,每年为员工涨工资,还提供健康体检、带薪休假等40多项关怀福利,让员工享有全方位的权益保障。2010年开始,方太实行全员身股制,每年拿出10%左右的利润,分给所有工作满两年的员工,定期选树功勋员工、模范员工等典型,促进广大职工想干事、干成事。

教育熏化修身心。一家好的企业,也是一所好的社会学校。方太积极营造全员学习氛围,每年安排一线员工60个课时、管理人员120个课时的带薪培训,以部门和班组为单位,实行班前30分钟的晨读分享制度,让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全面推行“五个一”,引导广大职工立一个志、读一本经、改一个过、行一次孝、日行一善,常读《三字经》《传习录》《弟子规》等经典著作,养成向上向善的行为规范。各部门还定期召开“双XING会”,督促员工反省自己、唤醒他人,在不断纠错改过中完善自我、提升修养。

才能强化铸匠心。工匠精神是新时代劳动者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方太把弘扬工匠精神贯穿员工的业务培训、生产实践和师徒传承,积极倡导人品、企品、产品“三品合一”,引导员工把简单的事做到极致、在专业的领域斤斤计较,努力实现产品生产次品率、漏检次数、装配不良率“三个归零”,树立卓越的品牌形象。坚持以赛促技、以技立业,连续10年举办方太工匠文化节,技能比武项目从最初的60项增加到190项,培养出一大批业务精湛的技术能手。方太工匠刘永泉就是优秀代表,他十几年如一日坚守打磨岗位,将各种打磨动作练到极致,误差控制在0.2毫米以内,从“打渔工”成长为“首席工人”。从2016年开始,方太每件手工打磨水槽洗碗机都会刻上打磨师傅姓名,以“物勒工名”勉励员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


以文化人铸就企业魂

“软文化”催生“硬实力”


方太坚持把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建立起独具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组织融合强引领。党建强,则发展强。方太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视为政治责任,自创立起同步成立企业党支部,由创始人茅理翔担任支部书记;早在2000年,就登报招聘专职党务干部;2001年升格党委后,又及时配备专职党委副书记、单设党委办公室,形成强有力的党建工作架构。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党员占比75%,党员部门负责人全部担任党组织书记,有效将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体系。方太还把党建纳入企业整体考核框架,与业务同步制定计划、分解目标、配置资源,实现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相融互促。

文化赋能聚合力。文化具有团结人、激励人的持久力量。方太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融合现代企业经营理论,凝练塑造“仁义、礼智、诚信”为内核的企业文化,成为凝聚员工的强磁场。专门设置企业文化部统一负责文化建设,组建方太学校面向员工开展文化培训,在每个部门设立文化大使具体承接落地,形成一贯到底的文化建设工作链条。为推动文化建设从“务虚”到“务实”,方太还把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注入产品内涵价值,嵌入消费服务场景,做到“文化即业务”。这些年来,方太员工离职率一直处于行业低位。

先锋带头作示范。方太始终认为,党员是企业最优质的人力资源。企业在每个部门都设立党员责任区、青年示范岗,推动党员职工在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市场开拓等一线带头攻坚。在党员管理上,方太还推行积分制,明确学习提高、争创佳绩、服务群众等14项评价指标,定期进行量化打分,与绩效管理考核相挂钩,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目前,方太党委下属31个党支部、拥有1000多名党员,这支“红色方阵”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方太集团技能比武大赛

方太集团技能比武大赛


方太成功实践的启示


方太从创业时的250多家油烟机企业中脱颖而出,从一个厨电行业新兵成长为标杆企业、进入全国科技创新百强,是人才驱动企业创新创造的生动缩影,有力印证了省委以“大人才观”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战略考量,深刻揭示了民营经济再造新优势、实现新飞跃的实践逻辑。

民营企业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必须要在聚人心强队伍促发展上发挥实质作用。方太通过抓实企业党建工作,以党的组织优势把“人”团结凝聚起来、有效组织起来、作用发挥出来,全面打开组织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通道。这启示我们,抓民营企业党建必须要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做好做实“人”的工作,不断凝聚增强各类人才的向心力战斗力,助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代际传承是民营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所在、核心密码,必须更加注重事业接力和精神赓续。方太两代掌舵人先传精神、后传事业,不仅顺利完成交接,还接续推进转型发展,实现了从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跃迁。这启示我们,民营企业的代际交接,不是简单的家业继承,必须引导新生代传承和弘扬好企业家精神、浙商精神,坚定发展信心,提升经营能力,勇扛社会责任,接好政治班、事业班、社会班。

人才是创新创造的基础桩、动力源和催化剂,必须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方太坚持把人才作为宝贵财富,全链条构建培育体系,全方位营造创新生态,给予人才最大的包容、最好的礼遇、最真的呵护,使其拥有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这启示我们,创新驱动的底层逻辑是人才驱动,必须大力集聚人才、培育人才,拓宽成长通道,搭建干事平台,为人才潜心研究提供充足要素保障,让各类人才尽展其才。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养劳动者,必须大力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方太以技术立业,高度重视员工的综合素养提升,常态化开展专业技能培育,引导员工跟随企业共同成长,形成了劳动者与企业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这启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素养劳动者队伍是基础支撑,必须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推进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持续塑造劳动者队伍总量优势、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的叠加优势。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必须虚功实做以文化人、以文治企、以文兴业。方太将文化建设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通过导入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从理念变为行动,做到用文化育人、治企、兴业。这启示我们,优秀文化造就优秀企业,必须要坚定文化自信,引导企业家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到经营管理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员工,从制度管人跃迁为文化管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